當前,“智慧城市”正在逐步推進實施,其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大到整個城市運行管理水平、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小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兩化融合的推進,智能化的系統設施始終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企業園區陜西一卡通系統就是智能安防體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本文圍繞國華電力項目為您展示一個被有效應用于北京電力行業的陜西一卡通系統解決方案。 需求分析
安全生產管理是電廠運行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關系到電廠設備的安全運行和電廠職工的人身安全。在整個安全管理環節中,電廠的出入安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電廠出入的人員一般有職工、承包商、臨時訪客等多類人群。經了解,北京神華集團國華電力公司的本部及下屬各發電公司多數未通過技術手段進行人員出入管理,無法進行準確的人員識別,領導及人力資源部門無法準確掌握人員是否到崗、是否在工作區域或辦公區域,相關統計依賴人工,人為因素多,統計偏差大。大門目前多采用安保人員值守管理,對進出人員胸卡、車輛車證進行人工辨識,對出入廠區人員管理的有效性依賴于安保人員的責任心和員工的配合程度;部分單位雖已實施陜西門禁系統,但普遍存在應用范圍小,多數只針對辦公區域,對生產區域缺乏有效管理;同時普遍存在人車出入混行情況,存在安全隱患。
用戶方希望在國華電力系統內建立統一的“人員安全身份識別信息平臺”,發行統一的非接觸式IC卡,員工持卡可在國華電力內刷卡實行身份識別--大門、二道門刷卡出入、辦公樓進出、訪客管理等,并可擴展至消費、西安考勤、陜西車輛出入等應用。以西安IC卡為信息載體,結合國華電力現有網絡和承包商管理、HR、ERP等已有系統接入,實現整個國華系統內(本部及下屬單位)人車出入、陜西門禁、訪客、考勤、消費等管理和應用“陜西一卡通”。基于分析,本項目總體技術需求如下:
1、實施范圍包括本部及所有下屬單位,實現各單位人員的身份識別和驗證。方案設計考慮每個單位大門和二道門建立陜西門禁系統,實現人員身份識別管理。同時結合電廠需要,以身份識別系統刷卡記錄為依據,建設相應考勤管理系統,并根據電廠需求對已實施消費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逐步實現廠區內“陜西一卡通”。
2、在各單位大門建立訪客管理系統和陜西門禁通道,對來訪人員提供可行的管理手段,通過提取指紋、拍照、掃描證件等方式實現對來訪等臨時人員的有效管理,各單位內部員工、來訪人員刷卡或驗證指紋進出。
3、在各單位二道門建設陜西門禁通道,實行嚴格的雙向人員身份識別管理,所有進出二道門人員必須刷卡或驗指紋等方式進行身份認證,逐步實現各生產、辦公等區域的人員有效管理。
4、企業員工上下班時通過在一、二道門刷卡進行考勤情況記錄,實現考勤信息化管理。
5、認證方式采用非接觸式安全性高的IC卡和生物識別相結合方式實現身份認證,通行管理使用紅外檢測通道等方式,輔助同步拍照。對未通過認證人員進行聲光電等方式報警。實現防潛入、防跟隨功能。各大門配備必要的便攜式刷卡機進行輔助身份認證。
6、系統要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擴展性,可以與國內外主流系統實現兼容并方便系統擴展應用。系統的架構應考慮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應有利于系統規模的擴充,以及新技術的引用。
7、相關系統必須支持TCP/IP連接,可以與各單位現有網絡系統相連,實現系統數據共享和統一,方便進行統一管理、分散授權;具有規范化信息平臺系統第三方應用子系統接口,可以與相關應用子系統對接擴展。在確保網絡連接和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前提下逐步實現整個國華電力數據同步及統一管理。
8、系統必須可靠耐用,系統應有良好的接地;并應結合建設單位的當地條件,可以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長期穩定運行;身份識別卡必須安全,防破解、防復制;可靠耐用,便于攜帶,可以抗靜電、抗磁化、抗磨損、抗高低溫、防水防潮等,并且方便印刷。
系統架構
系統依托同方銳安現有信息化基礎設施構建,采用分層的平臺化體系架構,服從于集團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框架。為充分整合已有的應用和信息資源,向用戶提供多渠道、多種方式的服務,系統采用統一的標準規范(包括信息標準、接口標準等),通過統一的安全和運行保障體系,與集團內各應用系統以一種松散耦合的方式實現集成,協同完成信息的采集和處理。系統從總體上分為系統軟件、應用中間件層、應用領域等三層
|